軟組織損傷
軟組織損傷是指各種急性外傷或慢性勞損以及自己疾病病理等原因造成人體的皮膚、皮下淺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韌帶、關節囊、滑膜囊、椎間盤、周圍神經血管等組織的病理損害,稱為軟組織損傷。臨床表現: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
- 目錄
-
1.軟組織損傷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2.軟組織損傷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3.軟組織損傷有哪些典型癥狀
4.軟組織損傷應該如何預防
5.軟組織損傷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軟組織損傷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治療軟組織損傷的常規方法
1.軟組織損傷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由于急性外傷或慢性勞損以及自己疾病病理等原因造成人體的皮膚、皮下淺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韌帶、關節囊、滑膜囊、椎間盤、周圍神經血管等組織的病理損害。
2.軟組織損傷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
根據損傷的部位不同,軟組織損傷可引起不同的疾病。
1、肌肉萎縮。筋傷后由于氣血瘀阻,疼痛和包扎固定而使肢體活動減少,肌肉收縮能力減弱,造成血液循環障礙,日久導致不活動的肢體肌肉萎縮,稱之為廢用性肌萎縮。此外,營養不良性肌萎縮是指原因不明的肌肉變性疾病,特點是有遺傳病變,多局限于肢體的某一肌群萎縮程度較明顯,恢復慢,預后較差。
2、關節強直。筋傷后由于失治、誤治常常引起筋的攣縮和粘連,使關節主動活動和被動活動受限而出現關節強直,特別是手部筋傷治療要注意早期功能鍛煉,以預防指骨間關節強直的發生。
3、關節脫位。筋的主要功能是聯屬關節,絡綴形體,主司關節運動。由于筋傷或斷裂,或內分泌紊亂、炎癥等因素,致韌帶松馳,在肌肉牽拉肢體重力等外力的作用下,關節穩定性遭到破壞,引起關節半脫位或全脫位。如膝關節十字韌帶損傷可并發膝關節脫位,頸部炎癥并發環樞椎半脫位,盆腔炎癥并發骶髂關節骨錯縫等。
4、骨質疏松。筋骨與五臟六腑的關系密切,特別是肝腎兩臟,肝主筋的運動,主藏血;腎主藏精、生髓、合骨,肝腎虧損加上筋傷表現出腰腿活動不靈。因肝血不足,血不養筋,甚則出現手足拘攣,肢體麻木,屈伸不利。骨的堅硬依賴腎精的濡養,腎精充足則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到骨髓的滋養而堅固有力。如腎氣衰弱,腎精不足,則骨髓空虛,化源不足,或骨功能減退而發生骨質疏松,表現出骨骼脆弱,兩下肢痿軟乏力,腰酸背痛,活動受限等。臨床上筋傷患者長期臥床,肢體固定或廢用后,亦可發生廢用性骨質疏松。
5、組織粘連。筋傷后血溢脈外,修復時纖維機化易致修復部位與周圍組織粘連而影響關節活動。如膝關節側副韌帶的損傷,手部肌腱的損傷等。因此,治療時要注意早期功能活動鍛煉,預防筋傷修復過程中造成的粘連。
3.軟組織損傷有哪些典型癥狀
典型表現為局限性疼痛,深呼吸、咳嗽時加劇。閉合性損傷可見胸壁皮膚瘀斑,局部血腫。開放性損傷可見胸壁傷口,傷口的類型由于致傷物不同而表現各異。擦傷的傷口皮膚表面有擦痕,同時伴有組織液滲出,點狀出血;挫裂傷的傷口邊緣不整齊,周圍組織挫傷較重;刺傷的傷口小而深,有時可見傷口內遺留的致傷物;切傷的傷口多呈直線狀,邊緣整齊,周圍組織損傷較輕,出血較多;火器傷的傷口周圍組織損傷較大,污染較重,致傷物可遺留在胸壁組織內。如合并胸廓骨折、胸膜和胸內臟器的損傷,則有相應的癥狀和體征。
1、疼痛。與暴力的性質和程度,受傷部位神經的分布及炎癥反應的強弱有關。
2、腫脹。因局部軟組織內出血或(和)炎性反應滲出所致。
3、功能障礙。引起肢體功能或活動的障礙。
4、傷口或創面。據損傷的暴力性質和程度可以有不同深度的傷口或皮膚擦傷等。
4.軟組織損傷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運動引起的軟組織損傷在運動前需掌握必要的運動損傷知識,掌握好所進行運動的技術動作,認真做好準備活動,運動量不要過大。
1、不要抽煙,喝酒,應該少吃甜食,油性和辣的食物。這些都會影響病情的發展。
2、平時一定要多喝水,經常喝一些綠豆湯,菊花茶之類的,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要勤洗手,洗澡,保持衣服的干凈,保持良好的心態。
4、保持皮膚干燥清爽,汗腺通暢,是防止機體發生化膿性感染的有效措施。
5、盡量房間干凈,不要有蚊子,昆蟲之類的,避免玻璃、釘子割傷刺傷以及水火燙傷等,防止感染。
6、患有瘙癢性皮膚病者,一定要積極治療,避免搔抓,不可任意擠壓排膿,以免炎癥擴散。
5.軟組織損傷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主要是注意有無合肢體、肋骨、頭骨骨折,合并顱內損傷、血氣胸、腹內臟器損傷的可能,予以X片,CT等檢查鑒別排查,如合并有神經、大血管、肌腱、關節囊損傷,可于2周后檢查肌電圖、彩色多普勒、MIR的予以確診。
1、詳詢受傷時間、原因和受傷情況,是否為擠壓傷,傷后有無尿閉、尿少及血尿;曾接受過何種治療,療效如何。
2、注意有無休克或身體其他部位的損傷,有無擠壓綜合征(以肢體或軀干腫脹、肌紅蛋白尿及高血鉀等為特點的急性腎功能衰竭)。
3、詳查受傷部位,注意創口的大小、形狀、出血情況、受傷程度及范圍,皮膚有無瘀斑、水皰,皮溫有無改變,指(趾)端循環情況,肌肉有無缺血性壞死,傷肢是否腫脹、皮膚緊張和發硬、能否活動,有無感覺障礙。
4、嚴重創傷(包括擠壓傷)或全身癥狀嚴重者,應每日查血、尿常規,記錄尿量,必要時作血、尿生化檢驗(包括肌紅蛋白)、心電圖及腎功能等。
6.軟組織損傷病人的飲食宜忌
患者在飲食上可以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肉類豆類等等,可以促進機體的修復作用。
1、佛手陳皮飲
組成:佛手50克,陳皮30克,白糖2匙。
用法:將佛手、陳皮洗凈切碎,置人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鐘,文火煮10分鐘,濾渣取汁,加白糖,分次飲服。
功效:行氣活血止痛。
主治:軟組織損傷初期,即損傷1周以內,且病情較輕者。
附注:佛手行氣止痛,陳皮行氣寬胸。
2、荔枝核粥
組成:荔枝核50克,粳米100克。
用法:將荔枝核搗碎洗凈,置鍋中,加清水100毫升,急火煮開10分鐘,濾渣取汁;將粳米荔枝核汁共人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5分鐘,改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服用。
功效:行氣止痛散結。
主治:軟組織損傷初期,局部腫脹明顯或有結塊者。
附注:荔枝核有行氣止痛散結之功效。
3、月季花飲
組成:月季花5克,紅糖15克。
用法:將月季花洗凈,置鍋中,加清水200毫升,急火煮沸5分鐘,濾渣取汁,加紅糖,分次飲服。
功效:活血消腫止痛。
主治:軟組織損傷初期,腫脹疼痛明顯者。
7.西醫治療軟組織損傷的常規方法
通常可以鎮痛、理療、制動、中成藥活血化淤等方法治療。在受傷24小時內,局部可用冷敷,可以使皮毛血管收縮,組織水腫消退,起到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于軟組織挫傷采用早期敷藥方法治療,有著非常好的療效。患者往往在敷藥后就能即時消腫止痛,敷藥時的繃帶固定,不僅能保持關節于受傷韌帶松弛的位置,暫時限制肢體活動,還有利于損傷韌帶的修復,從而縮短了治療時間。
一、如有休克首先治療休克。
二、如有出血,應立即止血。輕微或中度出血,可采用加壓包扎或填塞法止血;四肢大血管出血,先上止血帶并準備盡快手術止血,術前應每30min放松止血帶1次。失血較多時,應及時輸液輸血。出血不止時,應緊急手術止血。疼痛較重者,可給哌替啶或嗎啡,也可給其他鎮靜劑、鎮痛藥。有骨折時,應適當固定傷肢。
三、有筋膜間隙綜合征和擠壓綜合征者,應及時處理。
四、嚴重閉合性挫傷的治療。
1、早期在肢體周圍放置冰袋或作冷敷,待出血停止(一般在24~48h后),改用熱敷,促進局部淤血吸收。必要時,予抗生素防治感染。
2、若水腫嚴重,影響肢體血液循環,或小腿、前臂嚴重擠壓傷有肌肉功能障礙及動脈搏動減弱者,應早期切開減張,將皮膚、深筋膜和肌膜縱行多處切開,然后用生理鹽水紗布條疏松填上流。若中毒癥狀嚴重,保留患肢將危及生命,應考慮截肢。
五、開放性創傷,除表淺的擦傷及小的刺傷外,應盡早作初期外科處理(清創術)。
1、根據傷情、創口位位、大小及形狀,選用氨胺酮靜脈麻醉、局部麻醉、臂叢神經阻滯、椎管內麻醉或吸入麻醉。
2、清創術步驟及注意點:(1)解除急救包扎,創口內暫時填塞無菌紗布,創口周圍先用肥皂水、清水(必要時用汽油或乙醚)洗去皮膚的血漬和污垢,剃除毛發。然后取出填塞物,清除創口內異物,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創口數次,拭干后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創口,用碘酊及乙醇消毒創口周圍皮膚,并輔以無菌巾。(2)除大出血外,不應在縛止血帶下清創,以免影響對組織活力的辨別。(3)充分切開皮膚和深筋膜,徹底暴露傷道。切開方向與肌纖維、大血管和神經的走向一致,必要時在深筋膜切口兩端各加一橫切口,以解除其張力。(4)沿創口邊緣切除皮膚(一般不超過0.2~0.6cm)及皮下組織,注意勿損傷重要血管及神經。頭皮、面部及手部的皮膚除確已壞死者外,應盡量保留。凡已失去活力的組織,均應全部切除。(5)清除傷道內一切肉眼可見的異物,如致傷異物已進入深部組織,不宜尋找時間過長,以免損傷過多健組織或擴大污染范圍。(6)如發現神經或肌健損傷,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縫合或作定位縫合。(7)徹底清創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創口,以清除一切微小異物、血塊、組織碎片,并仔細止血。
3、創口縫合:按致傷原因、傷后時間、創口部位、污染程度及平戰時條件等,考慮創口應否作一期縫合。(1)傷后6~8h內經徹底清創后一般可行初期縫合。損傷6~8h以后清創者,可不作初期縫合而用生理鹽水紗布松填,待3d后無繼發感染時再作延期縫合。但不應機械地受時間限制,應根據創傷部位及性質等酌情決定。如受傷后24~72h內的頭皮、頸部及顏面部損傷以及胸、腹、關節腔等,雖受傷時間較長,如無明顯感染,清創后仍可考慮作初期縫合。若創面過大、組織破壞過多、污染嚴重或為戰傷,雖早期施行清創術,也不應作初期縫合。(2)頭部損傷經徹底清創后,創口不應有顱骨暴露,應用松動的頭皮覆蓋。面部損傷徹底處理后,爭取初期縫合,如有感染可能,可將皮膚作定位縫合。(3)手部傷不應使肌健和神經暴露,須用肌內和松動的皮瓣覆蓋。如創口較大不能縫合時,宜及早植皮。(4)較淺的貫通傷,如出入口接近,可將傷道間表面的組織切開,變兩個創口為一個,清創后可根據平戰時條件決定是否作初期縫合。傷道很深的貫通傷,須分別處理出入口,不應作初期縫合。(5)縫合時,應注意消除死腔,逐層縫合,縫后創口應無張力。
4、清創后的處理:(1)行初期縫合的創口,必要時可置橡皮片引流,術后24~48h拔除;面部及手部創口不宜放引流。(2)縫合的創口,如有感染或出血現象時,應立即拆除縫線,以利引流或止血;如無感染的創口,可不更換敷料,待適當時間拆線。(3)未縫合的創口,如無感染,可在術后3~8d作延期縫合;有感染者,參照藥部分處理。(4)酌情應用抗生素,但創口內不用磺胺藥或抗生素。(5)創面深、血循環差者,可酌情采用高壓氧治療;久治不愈的創面,可用表皮生長因子(EGF)或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促進愈合;創面大、愈合困難者,視情況植皮。
六、預防破傷風常規處理.
1、基礎免疫:兒童用百日咳菌苗、白喉、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制劑作皮下或肌內注射,第一年2針,各0.5ml,間隔4~6周;次年再注射1針。15歲以上及成人用霍亂、傷寒、副傷寒甲乙菌苗、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制劑皮下注射3針,分別為0.5、1.0、1.0ml,間隔2~4周;1年后再注射1ml。未用上述混合制劑免疫者,亦可用吸附精制破傷風類毒素皮下注射2次,各0.5ml,間隔4~8周;1年后再注射0.5ml。
2、加強免疫:曾經基礎免疫者,可隔5~10年注射0.5ml。
3、傷后免疫:經全程基礎免疫或加強免疫者,在未次注射1年半內受傷時,不需注射類毒素或抗毒素;超過1年半者,可注射破傷風類毒素0.5ml。開放性創傷或傷前未經全程免疫者,除注射破傷風類毒素外,可酌情在創口周圍組織內或另一部位肌內注射精制破傷風抗毒素1500~3000U。